PP电子-剑指巅峰,全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南昌激战,三千剑客共逐荣耀

盛夏的南昌,炽热的阳光洒落在赣江两岸,这座被誉为“英雄城”的历史名城,正迎来一场没有硝烟的“剑术之争”,7月15日,2024年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在南昌国际体育中心正式拉开战幕,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击剑选手齐聚于此,手持长剑,在剑道上展开为期五天的激烈角逐,这场国内业余击剑界的年度盛事,不仅承载着无数剑客的梦想与汗水,更成为中国击剑运动普及与发展的生动缩影。

规模空前:三千剑客汇聚,赛事创新高

本届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由中国击剑协会与江西省体育局联合主办,南昌市体育局承办,参赛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据统计,共有来自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12支击剑俱乐部代表队报名,选手总数达3087人,其中包括青少年组别(8-17岁)的2465名选手和成人组别(18岁以上)的622名选手,参赛人数较去年增长18%,反映出击剑运动在中国基层的迅猛发展。

赛事设置花剑、重剑、佩剑三个剑种,分设U8、U10、U12、U14、U16、U19及公开组等多个年龄组别,覆盖从儿童到成人的全年龄段击剑爱好者,比赛首日,南昌国际体育中心的主场馆内,60条剑道同时启用,剑尖碰撞的清脆声、选手们的呐喊声与观众的助威声交织成一片,场面蔚为壮观。

中国击剑协会秘书长李波在开幕式上表示:“俱乐部联赛是全国击剑爱好者展示自我、交流技艺的重要平台,今年参赛人数突破3000人,体现了击剑运动日益增长的吸引力,我们希望通过这类赛事,进一步推动击剑文化传播,为培养后备人才奠定基础。”

英雄城论剑:从新手到老将,剑道之上皆梦想

赛场内,每一位选手都有自己的故事,来自北京“锐剑俱乐部”的12岁小选手刘子轩,已是第三次参加全国赛,清晨6点,他PP电子便在教练的陪同下进行热身,眼神中透着超越年龄的专注。“我练剑四年了,最喜欢花剑的优雅与敏捷,去年我止步16强,今年目标是冲进前八。”他擦拭着面罩上的雾气,轻声说道,像刘子轩这样的青少年选手是本届赛事的主力军,他们大多从小学开始接触击剑,将这项运动视为锻炼意志与体魄的途径。

成人组别中,不乏经验丰富的“老将”,上海“锋芒击剑俱乐部”的35岁选手王建华,是一名银行职员,练习击剑已逾十年,他坦言:“击剑让我在忙碌的工作中找到平衡,每次站上剑道,都是一次自我挑战。”与他同场竞技的还有大学生、教师、医生等各行各业的爱好者,击剑成为他们跨越职业界限的共同语言。

赛事亮点之一是青少年组别的激烈竞争,在U14男子花剑项目中,来自广州“剑心俱乐部”的李明宇与深圳“凌云击剑馆”的张瑞展开了一场长达15分钟的鏖战,最终李明宇以一剑之差险胜,赛后,两位小选手互相拥抱,李明宇感慨道:“张瑞的防守很强,我赢在坚持进攻,击剑教会我,无论多难都不能放弃。”

俱乐部生态:民间力量助推击剑普及

参赛选手背后的300余支俱乐部,是支撑中国击剑运动发展的基层力量,近年来,随着“双减”政策推行及家长对体育教育重视度提升,击剑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中国击剑协会数据,全国注册击剑俱乐部已从2020年的800余家增至目前的逾1500家,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并逐步向三四线城市扩展。

南昌本地俱乐部“赣江击剑中心”本次派出42名选手参赛,创始人陈志强介绍,俱乐部成立仅三年,学员人数已从初期的20人增至300余人。“击剑不仅能提升孩子的身体素质,还培养礼仪、专注力和应变能力,我们希望通过全国赛让学员开阔眼界。”陈志强说,类似“赣江”这样的地方俱乐部,正通过赛事参与加速本土击剑文化的培育。

俱乐部的运营模式也日趋多元化,除了常规培训,许多俱乐部引入欧洲青训体系,组织海外集训,并与学校合作开展选修课,北京“精英击剑联盟”负责人王晓蕾表示:“俱乐部联赛为学员提供了实战平台,帮助他们在竞争中成长,我们今年有5名学员通过击剑特长获得了国内外大学的录取机会。”

赛事组织:科技赋能与安全保障

面对超3000人的参赛规模,赛事组织方在流程优化与科技应用上下足功夫,本届联赛首次全面启用电子裁判系统,在关键场次辅以AI视频回放技术,减少判罚争议,选手通过“智慧击剑”APP实时查看赛程、成绩和排名,提升参赛体验,赛场设置医疗点8个,配备40名医护人员及救护车,确保应急响应。

为应对南昌夏季高温,组委会在场馆内加装临时空调设备,提供免费饮水点及防暑物资,志愿者团队达500人,负责引导、检录与后勤服务,来自南昌大学体育学院的志愿者刘倩说:“我负责U10组别的辅助工作,孩子们对击剑的热情感染了我,虽然忙碌,但很有意义。”

赛事还融入体育休闲元素,设置击剑装备展区、历史文化长廊及亲子体验区,吸引众多市民观赛,带着儿子前来观摩的南昌市民赵先生表示:“孩子对击剑很感兴趣,现场看比赛比电视上更震撼,我们打算下学期报班学习。”

城市助力:体育与经济双赢

全国赛落地南昌,为这座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南昌市体育局局长杨春表示:“我们以‘办好一个赛,提升一座城’为目标,希望借助击剑赛事展示南昌的现代化形象。”赛事期间,预计吸引外地观众及家属超万人,带动本地餐饮、住宿、旅游消费约5000万元,南昌红谷滩区的多家酒店出现满房情况,周边商圈人气旺盛。

剑指巅峰,全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南昌激战,三千剑客共逐荣耀

从更宏观视角看,击剑俱乐部联赛的蓬勃发展,是中国体育产业多元化的体现,根据《2023中国击剑行业发展报告》,中国击剑人口(含业余爱好者)已突破100万,较五年前翻番,尽管与足球、篮球等大众项目相比仍属小众,但击剑以其“绅士运动”的独特魅力,正吸引越来越多青少年参与。

剑指巅峰,全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南昌激战,三千剑客共逐荣耀

未来展望:从俱乐部联赛到职业之路

对于许多选手而言,俱乐部联赛不仅是竞技舞台,更是通往职业道路的起点,近年来,中国击剑协会通过联赛体系挖掘后备人才,部分优秀青少年选手已入选国家少年集训队,2023年亚洲青少年击剑锦标赛上,中国队在U17组别夺得3金2银,其中多名选手有俱乐部联赛背景。

国际击剑联合会亚洲区代表卡尔洛·帕尔马在观摩赛事后评价:“中国俱乐部联赛的规模和质量令人印象深刻,这种基层模式有助于扩大击剑人口,为高水平竞技输送新鲜血液。”

随着巴黎奥运会的临近,中国击剑队正加紧备战,此次全国赛期间,国家队教练组也赴南昌考察苗子,总教练王钰表示:“俱乐部联赛是人才蓄水池,我们关注的重点不仅是技术,还有选手的心理素质和战术意识。”

夕阳西下,首日比赛渐近尾声,剑道上,获胜者击掌相庆,失利者默默反思,来自成都的10岁小选手王思涵刚结束自己的首场全国赛,虽以5:15落败,她却笑着对妈妈说:“我学会了如何应对快速进攻,明年,我会更强。”

夜色中的南昌国际体育中心依旧灯火通明,未来四天,这里将继续上演速度、智慧与勇气的较量,三千剑客的梦想,正如赣江的波涛,奔流不息,而中国击剑的未来,也在这每一次交锋、每一次进步中,悄然书写。

标签: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